艺术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艺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于1994年创办设计艺术学科专业,是全国较早开展设计艺术教育的高校之一。艺术学院是桂林理工大学下属二级学院,设有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等8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800余人。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硕士研究生180余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业教师97人,具有教授职称教师12人,副高级职称39人,获得博士学位16人,在读博士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

       学院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和教学条件保障,拥有设施完备、面积20000余平米的独立教学楼;广西壮族自治区级艺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下设产品造型设计与制作、环境设计模型制作、数字化影像与后期制作等16个功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配备2000余平米的艺术馆、美术馆和“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供日常教学展览和创新创业使用。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术研究,2014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获得“区级优势特色专业”;2019年环境设计专业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动画专业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共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6门。建设有自治区级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暨联合培养基地、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广西动漫人才培养基地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10余个。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作品)1380余篇(幅);出版著作、教材等30余部;承担教学、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0余项。教师作品在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全国性赛事上入选及获奖430余项。

      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在IF设计大奖、“互联网+”、挑战杯以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高级别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在桂林理工大学工、理、管、文、艺、经、法、农8大学科门类资源体系支撑下,学院注重艺术与科学相结合、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艺术设计学科与工学等多学科交叉,发挥学科优势与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特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设计成果市场化、设计特征区域化的典型特色。

 

         招生专业:  

1. 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2014年获评“区级优势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核心专业,本专业深度融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人工智能科学,构建起“设计智慧+数字技术”双轮驱动的创新培养体系。专业依托学校多学科交叉平台和桂林生态智慧城市基因,聚焦数智时代下的老龄化社会需求与城乡更新命题,打造AI赋能的“智慧康养空间设计”“数字孪生城乡更新”“元宇宙文旅场景营造”三大特色方向,培养具有智能设计思维、数字建造能力和人文关怀理念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构建“数智设计+人文关怀”双螺旋培养架构,通过引入生成式AI辅助设计系统、建筑信息模型(BIM)全流程协同平台、虚拟现实(VR)沉浸式设计环境等前沿技术装备,培育学生掌握智能参数化设计、数字场景仿真、大数据环境分析等核心技术。毕业生将具备运用AI算法进行空间形态生成、通过物联网技术优化智慧场景、依托区块链构建数字资产等新型设计能力,能在智能建造、元宇宙空间设计、数字孪生城市等领域从事创新实践。毕业生将成为掌握AI辅助设计、智能空间管理、数字资产运营等新型能力的行业领军者,可在智慧城市研究院、数字孪生实验室、元宇宙场景开发公司等新兴领域担任智能空间设计师、数字场景架构师、AI创意总监等前沿岗位,在城乡智慧化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主要课程:智能技术模块:AI协同设计与创新、建筑智能算法基础、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参数化设计逻辑、虚拟现实空间建构;专业核心模块:智慧康养空间系统设计、数字景观生成技术、智能家居交互设计、元宇宙场景营造、文化遗产数字修复。

专业说明: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2.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践行"专业-产业、教学-企业、课程-岗位"三维度精准对接理念,聚焦服装服饰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需求,构建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体系。本专业致力于培育兼具设计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强化学生大设计观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及匠人精神内核。

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掌握服装设计理论、服饰文化研习、品牌管理知识体系,精通服装结构工程、工艺制作全流程,具备品牌全案策划与数字化传播能力,熟练运用3D建模、智能制版等现代设计技术。毕业生可在时尚产业多领域施展才能:既可从服饰设计、三维数字建模、智能制版等技术岗位起步,也能胜任时尚买手、陈列艺术、造型顾问等运营类职位,更能担当产品策划、商品企划等管理型角色,形成"设计-技术-运营"三位一体职业矩阵。

主要课程:服装效果图技法、服装综合材料、 人工智能 基础及应用、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结构基础、服装工艺基础、立体裁剪基础、服装CAD、中外服装史、服装材料创意设计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品牌与策划、民族服饰元素创新设计、服装印染工艺、首饰设计、立体裁剪、AIGC生成式服装设计等课程。

专业说明: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3. 工艺美术(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2013年获批为广西首批工艺美术本科专业,2015年面向全国招生,历经十年建设形成"传统技艺+数字创新"特色。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含漆艺、陶艺、纤维、摄影等专业实验室)及182平米的美术馆集群,构建"人文艺术筑基、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师资结构优良,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4人,高级职称占比56%,并聘请行业导师参与实践教学。

学生就业方向包括在创作类岗位担任工艺美术师、非遗数字化设计师、文创产品研发师,在管理类岗位担任文化项目策划经理、工艺美术馆策展人、非遗保护机构专员,在技术类岗位担任数字雕刻师、陶瓷3D打印工程师、传统工艺数字化修复师。毕业生可在文化企业、非遗保护机构、艺术院校等单位,从事传统工艺创新设计、数字文创开发、文化空间营造等工作,成长为既能传承工匠精神又具备数字创新能力的行业骨干。

主要课程:漆画艺术、现代陶艺、纤维艺术、雕塑艺术、装饰图案数字化设计、纤维艺术智能编织、旅游工艺品数字化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装饰壁挂设计、日用陶瓷设计、漆立体研究、联合企业开设文创产品设计、非遗数字化保护等实战课程。

专业说明: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4. 产品设计(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扎根广西、面向西南、对接大湾区、辐射东盟,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制造产业需求,依托学校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材料学等跨学科资源,以“科技赋能设计、文化驱动创新、产业协同育人”为特色,聚焦智慧生活创新、文旅融合创意、智造技术应用三大领域,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且具备扎实设计理论基础、突出创新实践能力、前瞻宽阔国际视野的产品设计创新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业、旅游、互联网等领域灵活运用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具备产品开发、策划、设计及管理能力,预期能够胜任设计总监、产品经理、品牌策划经理、项目经理等管理岗位;工业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服务设计师、家具设计师、CMF设计师等设计岗位;以及产品研发、原型制作、生产制造、用户研究、设计咨询、设计教育等技术岗位的工作。能成为所在企事业单位(部门)的设计师、技术骨干、管理人员或设计品牌创始人。

主要课程:AI设计与应用、智能产品设计、交互界面设计、旅游产品设计、家具设计、装备与工具设计、产品设计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2D) 、计算机辅助设计(3D)、计算机辅助设计(渲染与综合表现)、产品设计与创意思维、产品色彩、材料与工艺(CMF)、人机工程学等。

专业说明: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5.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位列B+层级。本专业立足广西数智经济战略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艺术+科技+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生成式AI、数据可视化、智能交互等前沿技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数智创新意识、专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从事数字媒体内容设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数字信息设计、短视频创作、数智绘画、品牌数字化推广、数智广告设计、游戏与交互等设计实践工作及学术研究工作。经过实践锻炼,能够具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创新及设计项目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生产与交互、品牌设计、数智读物设计、数字插画、数智文创设计等行业的项目策划及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艺术基础、摄影摄像、人工 智能基础 与应用、短视频创作、 动态图形设计、人工智能与特效设计、虚拟仿真设计、数智绘画创作、数智界面设计、数智广告设计、游戏交互设计等课程。

专业说明: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6.动画(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2021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位列B+层级。本专业以“动画艺术+科技”为特色,聚焦数字创意产业前沿,构建“产教融合、跨学科协同”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数智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动画专业素养、数智艺术创新能力和跨媒介叙事能力,具有家国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动画、影视、新媒体、文化创意等领域胜任理论研究、策划、创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灵活运用动画专业知识,具备动漫项目管理、策划、创作及设计能力,能够胜任动画制片人、IP运营总监、数字内容策划经理、文化科技企业管理者等管理岗位;动画导演、动画编剧、数字资产艺术家、虚拟制片设计师、数智漫插画、AI动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微视频等创作岗位;影视特效师、影视后期、动态图形设计师、摄影摄像等技术岗位的工作,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部门的创作、技术骨干或企业管理人员。

主要课程:动画素描、动画速写、动画概论与AI理论基础、专业计算机基础、动画剧作、动画角色设计、动画美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视听语言、影视特效合成、三维动画模型基础、骨骼绑定、数智二维动画软件基础、三维动画设计与渲染、数智漫画与插画创作、影视动画创作等课程。

专业说明: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

7. 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前身为 2015 年开始招生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首饰工艺与设计方向),2022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国第一个以“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命名的珠宝设计类本科专业,并被列为特设专业和特殊行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本专业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为设计学类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A+专业,专业排名第一,是我校特色专业之一。

本专业拥有首饰设计实训室、首饰工艺实训室等多个实验室和先进的珠宝首饰生产设备,师资团队完整,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与学术氛围,毕业生可胜任珠宝设计公司、珠宝企业、金融机构(如银行、拍卖行、典当行)、文化传媒(报社、时尚公司)及教育科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领域的多元化职位需求。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将系统掌握珠宝首饰设计、工艺制作及市场运营等核心技能,兼具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其中,具备卓越潜质的优秀学子将脱颖而出,成长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珠宝首饰设计师、国家级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或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

主要课程:课程设置采取“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组合的方式。其中专业课程有:首饰设计、首饰工艺、计算机辅助珠宝设计、数智首饰设计、宝石学基础、综合材料创新设计、首饰品牌策划、首饰展示与陈列设计等课程。

专业说明:本专业具有相应硕士点。